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了這樣一句話——下一個“中國”在中國。
它源自全球咨詢巨頭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倪以理近日在社交媒體的發文。倪以理坦言:“如果你想尋找下一個‘中國’,或者說下一個增長點,那么增長就在這里,在中國。”
這個觀點引發廣泛共鳴。一位博鰲亞洲論壇與會嘉賓表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國的發展都是貿易和投資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3月28日到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海南博鰲以線下方式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嘉賓聚首這個海島小鎮。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態度再次鮮明地體現在論壇主題上——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
△3月26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與會者聆聽嘉賓發言。
就在博鰲亞洲論壇舉行前,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同樣吸引了世界目光。來自主要國際經濟組織、世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和國際著名學者云集北京,共議“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話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本次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致賀信,更加堅定了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在華投資的信心。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各國各方共享制度型開放機遇。
事實上,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為全球投資者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紅利,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無可爭辯的強勁引擎。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54萬億元躍升至2022年的121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居于首位。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
所謂尋找“下一個‘中國’”,本不該成為一個話題。
然而架不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些政客,出于圍堵和遏制中國的險惡目的,拼命鼓噪“脫鉤斷鏈”“筑墻設壘”,恨不得讓全球投資都撤出中國才好。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在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的當下,美西方國家陰魂不散的冷戰思維尤其不得人心,必然遭到唾棄。
更何況,資本自有其靈敏的嗅覺,會用腳投票。
過去三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由2020年的1444億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890億美元。這是外資對中國充滿信心的最好例證。
跨國企業紛紛推出加碼投資中國的新計劃。德國采埃孚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柯皓哲表示:“在2030年之前,我們希望全球收入的30%來自亞太地區,其中大部分將來自中國。”安利全球首席執行官潘睦鄰認為,“中國是令人振奮的投資熱土,也是全球經濟擺脫低迷的強勁引擎”,安利將持續對中國市場加大投入。日本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執行董事小澤秀樹表示:“佳能將全盤考慮,加大從研發、生產到銷售的在華全鏈條投資。”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所蘊含的活力和機遇,給予全球投資者以極大信心。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堅定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共享機遇、共創未來,共同做大人類社會現代化的“蛋糕”。
△隨著東帝汶咖啡在中國的知名度逐漸提升,越來越多東帝汶咖啡企業計劃進入中國市場。
因為有中國發展的“便車”“快車”,東帝汶咖啡經銷商路易斯和他的同事們,愛上了在中國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讓他們如魚得水;新西蘭牛奶和中國市場沒有了“時差”,保質期僅有18天的鮮奶乘包機而來;一家阿富汗公司在進博會上收到的2000多個地毯訂單,讓當地2000多個家庭沒有了饑餓之憂。
作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的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從過去的“有沒有”到如今的“好不好”,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將繼續為世界經濟提供強大動能。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連用了三個“更”字來闡述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隨著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推進,我們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為世界提供更大規模的中國市場和中國需求。”
△消費者在海南?趪H免稅城內購物。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保持戰略定力的中國,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中國,堅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魅力無法阻擋。
博鰲亞洲論壇正在火熱舉辦。再過半年多時間,在距離海南2000多公里外的上海,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如約而至。目前,進博會參展企業簽約面積已逾21萬平方米,多位跨國企業CEO確認現場出席。
從消博會到服貿會,從廣交會到進博會,中國以搭建國際經貿合作平臺矩陣的主動作為,不斷給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活力。中國大市場就是各國企業發展大機遇,既是共識也是行動。
在風雨飄搖、動蕩變化的世界經濟中,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是難得的一抹亮色,為不確定的世界經濟提供寶貴的確定性。 |